星期三, 11月 08, 2006

是下流社會,也是M型社會

由於「少子」以及「高齡化」,日本的低下階層人數開始增加。
「中產人士」也開始慢慢掉進「中下階層」。一切都好似無咩o野,但整個經濟卻會被慢慢拖死!低下階層要承擔政府大部份支出,一個年輕人可能要供養三、四個老年人。更有可能要推遲退休年齡。一來要保持「勞動人口」,二來要減輕老人福利的負擔。

「下流社會」一書,用數字把事實告訴我們。
你會是哪一個「介別」,你有信心你下一代不會成為「下流人」嗎?

同樣是人口老化,社會上「低下階層」人士數量大增。但「M型社會」告訴了我們如何在新世代生存。

老人沒有強大的生產力,但他們有的是資產。他們理財保守,但同樣「可支配收入」卻是最多的一群。
年輕的低下階層,他們沒有主見,沒有目標。什麼事都不用煩,有人代勞就最好。而每一個低下階層都有一個心結----要過有「像錢人的生活」。就是說,他們要求的產品是「有上流的品味」,但要掛著「下流的價錢牌」。

我想說,任何有遠見的機構都開始打「中年人」的主意。因為他們將會是最有消費力的「老年人」。你看現在連證券行都提供「財務策劃」,你就知道個世界行緊去咩方向。
不要以為給引年輕群眾係一件好事,因為他們將會是社會上最貧窮的一班人,你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什麼收入?

可以的話,請看多一點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