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正史」,也是由人寫的
我信相,再"準確"的歷史,也會有偏差
所以我不會把「赤壁-決戰天下」拿去跟文獻比較
一來無聊,二來沒趣
「要了解歷史,請到圖書館,不要走進電影院」
我會說「赤壁」是一套好好看的電影
當然,我不會計算他的"歷史成份"
因為我相信導演想做的只是「借三國這段背景,說自己想說的事」
要指責吳宇森
請先去信日本領事館聲討一下「霸」、「一騎擋千」這些作品吧!
後世人都對赤壁之戰「津津樂道」
但導演把當時的場面重現大家眼前
並告訴你,「任何戰爭中,都只有輸家」
戰爭場面固然好得沒話說
周瑜跟孔明的"較量",也很好看
草船借箭,道出孔明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而周瑜則利用反間計去解決最大威脅的將軍
一個學識廣博,一個攻於心計兩各有所長,
根本就不需分高下
再說,「兵臨城下」仍作意氣之爭,本身就不是大將之材!
曹操的所謂「有容乃大」
從他提升"千夫長"的方法,
到斬殺將軍
說明了他確是「什麼人也用」
但也是因為他「有些人用不到」
當然,世上沒有完美的電影
孫尚香在"作戰會議"的舉動,
即使在唐朝,也叫過份,何況在三國時代?
勉強說是「表現人物性格」吧
一個"千夫長"對「奸細」的態度,太兒戲了
不可能以一句「北方人瀟灑。」就可以無視軍紀吧?
敵方大軍壓境下,孔明竟可"變"出一批「連弩」
比「起壇借東風」更神奇!
中村獅童的扮相,其實更適合做"大戲"
我最在意的是,
周瑜竟可以跟趙雲並肩殺敵
是周公瑾不成比例的強,還是趙子龍被大幅度"弱化"?
以上都是電影中的一些"問題"
但我覺得沒有什麼大影響
請把「三國志」及「三國演義」放在電影院外
好好享受這部精心製作的電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