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又過了一年。
大約一年前,有人說過,讓我試試處理客戶投訴,
但一年過去,又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反正見怪不怪,我才不會放在心上
畢竟,嘴巴吐出來的一切,從來都是「零責任」
當日我也是抱著「係真唔係呀?」去接收這個信息
對別人,我的要求會定得比較低
因為不是人人都跟我一樣,守著同一套價觀
別人覺得,話是我說,但不是由我決定
所以責任不在我。這是哪門子道理?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說話負責,
自己沒有能力影響的事,
不會亂作決定」
明明是一個傳統道理,偏偏就沒有太多人照著做
這種人當我的上司
實在是我的福氣,
因為無需花太多心機跟他「鬥法」
又"吹風"改收費方式
我第一個反應就是,無人會再"月供股票"
之後,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電話報價
到九月港交所真的推行免費即時報價
我們就不再有存在價值
早幾年積極開拓「基層市場」
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可惜用錯方法
新的收費方式一但推行
假想敵就不再是耀才、大福這類證券行
因為我們已失去跟他們比併的競爭力
回歸到「銀行證券交易服務」這個戰場
這個戰場,更難打
雖然匯豐、恆生等大銀行開始"淡出"
但其他銀行早幾年已發展出「音頻電話落盤」、「SMS 覆盤」等增值服務
但持著「真人落盤」,我們一直"不屑"去發展這些服務
在相同的收費基礎下,我們明顯"落後"很多。
很快,我們的「基層客戶」便會流失。
「馬後炮」一點
當時要做的,絕對不是請一大班沒有經驗的「持牌人士」
應該大大提升網上交易系統,為「網絡化」做好準備
除了提升硬件,更要加強職員的工作能力
不是請一大堆「落盤機器」
而是改變A.E. 的角色,把「搵錢」的工作交給電腦,
讓「人」去處理交易以外的客戶服務
一方面客戶交易時可以更快捷
另一方面,處理客戶其他問題時,
亦可提供一個專業形象。
可惜,「口爽荷包"立"」
加上無謂的硬件投資錯
失了一個好機會
更要面對當下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